“给我水喝,给我饭吃,我是吴宓教授!”吴宓为什么不忘教师身份_比较文学_学衡_吴建常
几年前,孙俪主演的电视剧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引起了广泛关注,其中的安吴寡妇周莹带着她的传奇故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。电视剧的情节跌宕起伏,深受观众喜爱,但也有不少观众由此了解到,吴家西院曾走出过一位学术巨擘——周莹的堂侄吴宓,一位在学术界声名显赫的人物。
吴宓在学术界的地位可谓非同凡响。他不仅被誉为“比较文学之父”,还在国内的多所高校创办了比较文学系。他是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奠基人之一,并且成功邀请了赵元任、梁启超、王国维和陈寅恪等四位国学大师出山,成为中国学术界的“四大国学导师”。在担任东南大学教授期间,他创办的《学衡》杂志,以其坚定支持传统文化和提倡中西文化融合的理念,在新文化运动的风潮中保持了独立与坚韧。吴宓的学术贡献,尤以其对《红楼梦》的独到见解,推动了国际红学研究的浪潮,使《红楼梦》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。
吴宓,原名吴玉衡,生于1894年秋季,陕西泾阳的吴家——安吴堡。吴家世代显赫,商号遍布大江南北,吴宓从小便有乳母和丫鬟侍候。然而,他的生母因身体虚弱,早逝于他半岁时,这使得吴宓的童年充满了缺憾。祖母杨氏心疼他幼年失母,便将他过继给叔父吴建常养育。虽然家庭成员对吴宓关爱备至,但母爱的缺失和生父的严厉,使得他幼年内心产生了深深的不解和孤独感。后来,父亲再婚,娶了学识渊博的雷氏,家庭关系因教育问题频繁发生冲突,使得年轻的吴宓夹在其中,忍辱负重。
展开剩余79%然而,和养父吴建常在一起时,吴宓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。吴建常不仅博学多才,还曾留学日本,后来又曾担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的秘书长等职务。吴建常关心吴宓的成长,不仅教授他各类知识,还亲自传授生活细节,比如刷牙、整理仪容等琐事。吴建常早早便让吴宓接触《红楼梦》、《西厢记》等古典文学作品,激发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。
七岁时,为了增强体质,祖母给吴宓改名为吴陀曼。1907年,吴宓入读三原县宏道书院,开始了正统的书院教育。三年后,他凭借着聪明才智,顺利考入了清华的留美预备班。次年,由于清政府倒台,清华改制,吴宓转学至上海的圣约翰大学。初到圣约翰大学,吴宓遭遇了同学的嘲笑,他们把他的名字恶搞为“糊涂man”。为了避免更多羞辱,吴宓决定只在公开场合使用“吴宓”这个名字。
1917年,年仅23岁的吴宓怀着远大理想,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之路。在弗吉尼亚大学学习新闻学后,他转入了哈佛大学,师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大师白璧德教授,深究文学与哲学的真理。吴宓天资聪慧,勤奋刻苦,仅用三年便相继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,并与陈寅恪结下深厚的友谊。两人志同道合,一起被誉为“哈佛三杰”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对学术研究的执着,使他们成为时代的学术巨擘。
在哈佛留学期间,吴宓不仅深入研究了以英国诗人雪莱为核心的西方文学,还发表了多篇关于《红楼梦》的研究论文,拓展了国际学界对《红楼梦》的视野。他的研究为《红楼梦》赢得了世界文学的高度认可,并成为推动红学走向全球的关键人物。
1921年,学有所成的吴宓回到祖国,受聘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,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。在东南大学,他开设了英国文学史、修辞学、世界文学史等课程,并率先在国内创办了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。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学术成果影响了无数学生,还与梅光迪等人共同创办了全国首个西洋文学系。
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,传统文化一度遭遇激烈挑战,一些激进分子主张完全摒弃传统文化。然而,刚刚归国的吴宓却坚持认为,中国的新文化必须兼容并蓄,融汇中西文化的精髓。他提出的“昌明国粹,融化新知”主张,受到了不少文化人的支持和认可。为了宣扬这一思想,吴宓于1922年初,在刘伯明副校长的大力支持下,与梅光迪、柳诒徵等人共同创办了《学衡》杂志,坚守支持传统文化的立场,并为其担任总编辑。
《学衡》杂志创办后,迅速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参与,并坚持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为传统文化发声。尽管面临来自激进派的强大压力,吴宓始终不退缩。1923年,学衡派的支持者刘伯明不幸去世,杂志面临资金困境,吴宓仍然坚守岗位,努力使杂志继续出版。
在东北大学的日子里,吴宓不仅继续教授文学课程,还投入大量时间支持《学衡》的编辑和出版。即便面临经济压力,他仍然努力为杂志筹措资金,确保其顺利发行。经过不懈努力,吴宓使《学衡》杂志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独立力量。
吴宓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清华大学的贡献,至今仍然被铭记。作为教师,吴宓以严谨的学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得学生爱戴。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,还以实际行动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,展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操。他的课堂内容丰富且引人入胜,教学方法细致入微,深受学生们的尊敬与喜爱。
即便晚年身体日渐衰弱,吴宓依然心系教育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仍然将自己视为一名教师。1978年1月17日,吴宓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,享年83岁。他的去世,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,但他留给后人的学术遗产和精神财富将永载史册。
发布于:天津市